百年老店赫兹租车申请破产保护 还能涅槃重生吗?

 上周末,受疫情影响而破产的厄运落在了赫兹租车这家百年老店头上。

  很多人在国外的机场都看到过赫兹的招牌。赫兹租车是美国排名第二的租车连锁企业,在全球最繁忙的3000多个机场有租车门店。早在1932年,由于敏锐察觉到飞机正在成为美国民众日益主流的出行方式,赫兹最早在芝加哥中途机场(Midway Airport)开设了机场租车门店。

  赫兹成功的故事,始于航空业,也终于航空业。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危机中,航空公司备受打击,谁曾想到先于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竟是租车行业里的百年老店。


100年前的新兴产业

  租车在100年前绝对是新兴产业。

  赫兹租车的前身叫“租一辆车有限公司(Rent-a-Car Inc)”,这名字是不是亲民到和现在的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名字一样,直击用户需求?

  “租一辆车”1918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后,5年时间里车队就发展到了600辆,营业收入达到了100多万美元,等于现在的1200多万美元。

  “租一辆车”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赶上了好时代,抓住了当时的新兴产业机遇。

  1920年代正是美国柯立芝繁荣的鼎盛时期。根据可查的统计数据,在柯立芝繁荣结束的1929年,也就是大萧条开始时的1929年,每5个美国家庭有4辆汽车。而在1918年,这个数字是13个家庭有一辆车,10年增长了10倍。正是在这十年里,美国变成了“汽车上的国家”。用车习惯的建立,催生了租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1926年,赫兹把公司卖给了通用汽车。在通用汽车掌握控制权的时期,公司在1926年第一次推出了租车卡,1932年在芝加哥机场开了第一家机场店,1933年首次推出异地租车,1938年业务扩张到了加拿大,1950年业务扩张到了欧洲。

  1953年,赫兹又把公司从通用汽车手里买回来,并于1954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随后,公司逐渐通过收购和自我扩张,把业务做到了全球。

  赫兹租车于2002年首次来到中国,并且是第一个在中国开店的国际租车公司。那个时候,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正处于启动的前夜。不得不说,还是很有战略性眼光的。


可惜的是,中国人总喜欢买,不喜欢租。租东西这个行业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神州租车这个曾经的租车行业龙头在2015年股价达到创纪录的22元后,市值一度超过赫兹。不幸的是,神州租车股价一路下跌,到现在只有1.85元,还躺枪了瑞幸咖啡造假事件。

  疫情暴发前,赫兹还在信心满满地迎接2020年财年,赫兹租车控股集团在全球有12,400个租车点,几十万辆级别的车队。没想到的是,从十几部福特T型车起家,扛过了1929年经济大萧条,刚过了100岁生日,却没有扛过这次新冠病毒危机。把它拖下水的正是这几十万辆空停在停车场的车。


曾经的资本宠儿

  如果没有疫情,租车是不会消失的需求,租车需求虽然也受经济活动冷热的影响,但总体算是平稳,正是某些追求稳健回报的资本看好的行业。资本喜欢在买卖公司中赚钱。因此,赫兹在1954年上市后的几十年里,控制权数次变更,也经历了下市后重新上市。

  1967年,公司变成了美国无线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的子公司。1985年,公司以5.87亿美元卖给了Allegis公司。1987年,公司又以13亿美元卖给了福特汽车公司。到2005年,赫兹租车贡献了福特汽车公司10%的税前利润。

  后来,福特汽车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要聚焦到汽车制造上来,于是福特把赫兹租车按照56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凯雷等私募基金组成的财团。私募基金财团拿到行业龙头,赚钱的动力十足,一年后就快速把赫兹重新上市了,刷新了当年融资记录。

  不过呢,疫情暴发前,赫兹租车的市值才约20亿美元,是从100亿美元左右市值跌下来的。为啥跌呢?自从私募基金财团套现后,公司管理层走马灯似地换,公司一直经营不好。美国很多几十年历史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很完善,但找不到合适的管理团队也没办法。

  公司在2020年一季度亏损3亿美元,244亿美元负债,却只有258亿美元总资产,资产负债率94.6%,美国疫情结束似乎遥遥无期,公司只能申请破产保护了。


破产重生的期待

  大家关心的肯定是,赫兹破产了,这个百年老店是不是就没有了。答案是否定的,赫兹不会没有,还有可能涅槃重生。

  为什么呢?因为赫兹租车申请的是美国破产法中的第十一章破产重整,而不是第七章破产清算。

  如果企业申请第11章破产重整,法院会要求申请企业在监督下继续保持运营,并制定企业重组方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制定偿债计划。

  如果企业申请第7章破产清算,那么破产法院会任命财产管理人将企业关闭,启动清算程序,出售企业资产用以偿债,最后解散企业。

  所以,在第11章破产重整安排下,濒临破产的企业仍能继续经营,企业不会受债权人挤兑而陷入更大的困境,这样就为公司起死回生赢得了时间。

  事实上,不少公司都经历了第11章破产法的起死回生。

  最经典的案例在航空业。

  2011年11月,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母公司AMR公司(AMR Corporation)向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截至2011年9月30日,AMR公司总资产为247亿美元,而债务达296亿美元。同时,公司持续巨额亏损,2010年亏损4.71亿美元,到2011年9月份就已经亏损了9.82亿美元。

  在进入第11章破产保护程序之后,美国航空缩减人工成本12.5亿美元,裁员1.3万人(占其员工总数的近15%),停止对员工的四项养老金计划。同时,重新签署供应商合同,节约开支。通过破产保护,美国航空暂停了部分飞机租赁合约,与融资租赁方重新谈判,节省成本近4.2亿美元。

  2013年12月,美国航空公司完成重组,退出第11章破产保护程序。美国航空在重组的两年内成功削减了成本,提高收入,走出破产保护程序后的2014年,美国航空集团净盈利28亿美元,并持续盈利到疫情发生前。

  如果在美国航空提交破产申请时购买了它的股票,那么在后来美国航空与全美航空宣布合并的时候,这笔投资可能已经翻了好几倍。不仅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了完全的保障,公司的股权投资者也避免了损失,甚至还赚了钱。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破产重整其实是一次把病人关在ICU里的重度手术。破产重整保护让病人暂时免受债权人的追缴,待病人手术完成重新产生活力后,负债能力也就恢复了,企业和债权人双赢。

  而破产清算,是直接把病人整死清算了,没得救了,债权人能拿回来多少不知道;债权优先于股权,股权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人)基本上分文不剩。

  所以,赫兹上周五晚间公布申请破产保护后,虽然股价在盘后下跌近40%,市值仍有4亿美元。


在我国,也有破产重整成功的例子。

  例如,著名的“11超日债”违约事件是首个上市公司债券违约事件。2014年4月,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对该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因连续三年亏损,超日公司被暂停上市。

  上海一中院指定一家律师事务所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组成联合管理人。管理人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9家公司作为联合投资人。管理人结合超日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意向投资人综合考察,确定由江苏协鑫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组成联合体作为超日公司重整案的投资人,9家联合投资人出资19.6亿元用于超日公司重整。

  重整完成后,超日公司更名为协鑫科技,并于2014年实现盈利。2015年8月,*ST超日在深交所恢复上市,“11超日债”本息全额受偿。这个案例其实是重整加借壳。超日的股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长航凤凰(3.860, -0.02, -0.52%)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长江及沿海干散货航运主要企业之一,后受财务费用负担沉重、航运运价长期低迷等因素影响,长航凤凰经营逐步陷入困境。

  到2013年6月30日,长航凤凰合并报表项下的负债总额合计达58.6亿元,净资产为-9.2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公司股票于2014年5月16日起暂停上市。

  通过成功实施破产重整计划,在无国有资产注入及外部重组方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长航凤凰2014年底实现净资产约1.2亿元、营业利润约2.24亿元,成功实现扭亏,股票于2015年12月恢复上市。

  所以,一个企业的生死循环和人并不相同。只要企业不清算,还有持续经营能力,就有重新焕发新机的可能。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让企业“猝死”,但是只要企业的需求能恢复,企业仍有经营能力,即使死一次,恢复之后的机体,可能更健康。

  这也许就是经济学上出清的真正含义吧。

相关产品

评论